WFU

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

兒童牙科工作坊



開課初衷


牙醫系學生畢業後,pgy在兒童牙科受訓期僅一個月。這麼短的時間,要學好牽涉到兒童心理、行為和生長發育的一門學科,真的是難上加難。


因為只有短短一個月的受訓期,要100%善用這段時間,就要讓pgy到站第一天,就做好準備,直接上戰場。所以,工作坊籌劃期間,就一直在思考,有哪些知識或經驗值,能利用工作坊的形式,傳達給年輕的醫師,讓他們更有自信面對小患者。

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

特殊需求者牙科:特殊兒的牙齒守護者




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五歲的小明是位自閉症的孩子,從他兩歲被確診開始,媽媽每週都必須要陪同他做各式各樣的復健及語言治療。令人煩惱的是,小明對於機械的聲音和陌生人的碰觸非常排斥,嘗試帶他到牙科診所檢查牙齒,小明連上治療椅都不肯,嘴巴也不願意張口讓醫師檢查。

試了幾間診所,都無功而返,甚至在診所尖叫哭鬧,讓媽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...。

上述的情形,是很多特殊兒面臨牙科看診時常見的困境。牙科看診因為要碰觸敏感的口腔區域,許多治療的器械有刺耳的噪音,一般的兒童都要多加安撫了,更何況是有特殊狀況的兒童。很多特殊兒的家長常常會面臨孩子無法配合牙科治療,找不到能夠幫孩子看診的醫療院所的困境。

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

換牙期的注意事項:兩重點及五大疑問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


進入12月份,高雄的冬天終於到了。

一大早,冷冷的天氣,診間也空蕩蕩的。
一位阿嬤拉著穿國小制服的小女生,推開門走進來。

「醫師,昨天才注意到她的新牙齒長歪了,今天趕快請假帶她來拔牙。」

「我-不-要-拔-牙。」女孩咬著下嘴唇,清楚表明她的立場。

我一檢查,下排門牙的內側面有兩顆新牙齒冒出頭。

「阿嬤,這個不用拔牙。」

「醫生,歪成這樣要趕快拔掉啦。」阿嬤手指著女孩的門牙,瞪大雙眼看著我。

「要換牙了,乳牙在搖,要不要拔掉?」這是換牙期,6-13歲期間,家長最常問的問題。

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

『新思惟論壇:當代家長的煩惱』筆記及心得




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現代父母有什麼煩惱?世界變化快速,未來的就業,沒有可預測的模式。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多的資源,但是10年後,有65%的工作,現在還不存在,如何協助孩子應付未知的環境呢?高度競爭的全球化市場,如何生存下去?該如何『教』孩子,成為當代父母焦慮的主因。

本次新思惟論壇,針對自學、光速時代、優質陪伴、體制教育等重要議題,請來各界人士,以實際的案例和經驗,作最真實的分享。


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

乳牙蛀牙,補牙或換牙就沒事了?關於蛀牙常見的三個迷思



版權所屬 : Paladin Supamat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,而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息息相關。牙齒不好,引起的疼痛,會影響孩子的咀嚼能力、食慾,甚至導致孩子的自信心低落。

『乳牙蛀牙,撐到換牙就沒事了。』『反正會換牙,小時候蛀牙沒關係啦。』因為會換牙,所以很多家長認為乳牙蛀牙了不用治療或牙痛再看醫師,沒有花心思在預防保健上。

但是,已經有許多醫學證據顯示,小時候蛀牙,影響可能持續到換牙後,甚至成年後。嚴重蛀牙的幼童,即使治療後,再度蛀牙的機會遠高於沒有蛀牙的孩子,除了乳牙再蛀牙的機率高,換完牙後的新牙齒也容易蛀牙。孩子的牙齒長期補了又補,孩子辛苦,爸媽也心疼。

接下來,要分享給各位的是:家長對於牙齒保健常見的『迷思』,還有很多父母恨不得早知道的口腔健康知識。希望能協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遠離蛀牙的困擾。

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

兒童牙科教學<教學工作坊課後四個月心得>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


留醫院=有教學熱忱?


從實習醫師升上住院醫師的那天開始,工作內容就多了『教學』,必須負責見習醫師、實習醫師等學弟妹的教學。但是到底要怎麼教,沒有人會告訴你,前人怎麼教,就有樣學樣,彷彿職級升等的隔天,就自動配備教學技巧和教學熱忱。

四年住院醫師訓練結束,升上主治醫師後,臨床實力提升,但是教學技巧,仍然維持四年前傳統的我講你聽,學生到底聽懂多少,我不知道,也很少思考這個問題。抱持著我有『教』,學生理所當然要懂的心態過日子。

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

蛀牙一補再補?補牙失敗原因探討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


牙科門診常見牙醫師和小朋友好說歹說,連哄帶騙,用盡所有溝通技巧後,好不容易補了一顆蛀牙,過一陣子,家長卻回診告知填補物脫落。

有些蛀牙一補再補,好像永無寧日。填補物為什麼有時容易脫落?不只家長介意,牙醫師也很在乎,為什麼辛辛苦苦治療的牙齒,短期內就失敗。

這期(2018)的國際兒童牙科學雜誌,第一篇就是探討乳牙填補物失敗的系統性回顧。該篇文獻回顧了776 篇研究,最後納入了 31 篇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