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

特殊需求者牙科:特殊兒的牙齒守護者




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 )

五歲的小明是位自閉症的孩子,從他兩歲被確診開始,媽媽每週都必須要陪同他做各式各樣的復健及語言治療。令人煩惱的是,小明對於機械的聲音和陌生人的碰觸非常排斥,嘗試帶他到牙科診所檢查牙齒,小明連上治療椅都不肯,嘴巴也不願意張口讓醫師檢查。

試了幾間診所,都無功而返,甚至在診所尖叫哭鬧,讓媽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...。

上述的情形,是很多特殊兒面臨牙科看診時常見的困境。牙科看診因為要碰觸敏感的口腔區域,許多治療的器械有刺耳的噪音,一般的兒童都要多加安撫了,更何況是有特殊狀況的兒童。很多特殊兒的家長常常會面臨孩子無法配合牙科治療,找不到能夠幫孩子看診的醫療院所的困境。


特殊牙科的看診對象


類似小明這樣行為無法配合的個案,可至各大醫院特殊需求者牙科就診。特殊牙科的看診對象,包括發展遲緩、過動症、自閉症、牙科恐懼症、嘔吐反射強烈或失智症的長輩等行為無法配合的孩童到中老年人,都是看診對象。

身心障礙的患者,如果合併有智能障礙,常常因為理解能力不足,對於牙科治療感到恐懼而無法配合。或是像腦性麻痺兒,因為有不自主的反射,難以配合精細的牙科治療。上述都是特殊牙科常見的就診患者。




哪裡有特殊需求者牙科


衛福部自民國100年起,補助在全台灣成立七間特殊牙科示範中心(如上圖)。其餘各個縣市大多數皆有醫院提供身心障礙牙科特別門診(文章最後附有各縣市門診名單的下載連結)。各地約診的方式不同,建議看診前可以先打電話去詢問流程或約診。


特殊牙科提供什麼醫療


藉由行為誘導及口腔的去敏感,讓患者能逐漸配合口腔檢查、洗牙或補牙等治療。如果行為仍然無法合作或是所需的牙科治療為侵入性(例如拔牙)或長時間的療程(例如根管治療),可以藉助靜脈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方式,完成較困難的牙科治療。



看診前準備


1.約診
特殊兒或高齡長者,常不耐久候,事先約診,能減少等待時間

2.攜帶身心障礙證明(非必須)
證明由醫院掃描建檔後,除了掛號費減免,還能享有每3個月洗牙和塗氟的療程。若是發展遲緩兒童,攜帶綜合報告書或診斷證明,也能有同等的福利。設籍高雄市的12歲以下身心障礙兒童,也可以申請專屬的口腔保健護照。
(沒有身障證明,經醫師評估有需要者,仍能在特殊牙科就診)

3.備妥藥單
長期服藥的患者,尤其是心血管相關疾病,務必攜帶詳細用藥資訊(例如慢性處方簽或藥單),讓醫師能確切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。

4.帶牙刷
可以攜帶平時慣用的清潔工具(牙刷、牙線或口腔棉棒),讓醫師或口衛師了解病人的潔牙習慣,給予必要的口腔衛教。


結語


特殊兒、發展遲緩兒或失智長者,常因為行為無法配合,導致牙科看診困難。經由長時間的引導、去敏感,大多數皆能接受簡單的治療(口腔檢查、洗牙和塗氟),這過程中,需要照顧者和特殊牙科的醫師共同努力,才能讓特殊的患者也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和生活品質。


找醫院


110年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獎助醫院名單,按此下載

本文更新於2021.09.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