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, MS )
「你亂動,我要請媽媽先回家了。」
牙醫師板起臉來,大聲斥責在診療椅上扭動、剛滿四歲的小男孩。
原本坐在一旁的媽媽,也立刻站起往門口走去。
「媽媽,你回來陪我啦。」小男孩看到媽媽離開,立刻淚崩。
「趕快躺好,再叫媽媽回來陪你。」牙醫師冷冷地對著小男孩說。
「不要,我要媽媽。」小男孩邊擦眼淚、邊喊著。
牙醫師冷靜地反覆提醒小男孩躺好。
過幾分鐘,男孩從大聲哭喊,轉為小聲啜泣,也乖乖躺回治療椅。
牙醫師原本嚴肅的語氣,立刻轉為溫柔語調「你現在很棒,有躺好,馬上叫媽媽回來陪你。」
躲在門外的媽媽,馬上現身坐回原本的位置。
「先約定好,坐好,媽媽陪你。亂動,會叫媽媽先回家。」
聽到牙醫師的提醒,小男孩點點頭,馬上躺得直挺挺,嘴巴張得大大的。
聽到以上的對話,你會覺得這位牙醫師好凶,還是真有一套?
上述的過程,是兒童牙科課本會提到的隔離法,也是兒童看牙行為處理的方法之一。簡單說,是藉由主要照顧者的離開,獲取小朋友的注意力,並「談條件」,讓兒童願意配合治療。
執行隔離法,要注意二件事:
一、 溝通、溝通、溝通
主要溝通的對象是家長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離開孩子的身邊。在治療前,預先告知家長等一下兒童出現哪些行為,牙醫師會請家長假裝離開,等孩子願意配合,才能回來陪伴。有時候,家長需要進進出出幾次,才能成功。
二、 兒童的年紀、氣質
滿三歲,且理解能力足夠的兒童才適用。某些極度牙科恐懼、有不愉快牙科經驗的兒童,可能不適合,需由醫師親自評估。
隔離法不是故意嚇唬孩子,而是訂定規則。「表現好,才有媽媽陪」、「不舒服,舉手讓醫師知道,但是不能亂動」讓兒童了解,治療牙齒期間,不能突然亂動、要媽媽抱或是手任意揮動,這些都會中斷治療、甚至讓孩子受傷。
前面提到的小男孩,因為蛀牙引起神經發炎,需要抽神經,但是過去沒有接受過任何牙科治療。第一次來診,連基本的檢查、拍X光都沒辦法配合。躺在治療椅上,會突然坐起,甚至跳下椅子滿場跑。
評估男孩的牙齒狀況、理解力和配合程度後,預先告知媽媽,下次抽神經,需要較長的時間,且小朋友都乖乖躺好才能完成。「媽媽,治療的時候,如果他亂動,會請你假裝離開,跟小朋友談條件,有躺好再請媽媽回來,這樣的方式您同意嗎?」
媽媽點點頭,表示同意。第二次來診,我再次和家長確認,是否同意使用隔離法。當次看診,總共請媽媽離開兩次,才順利完成約40分鐘的抽神經療程。治療結束後,媽媽開心地牽著手上捧著兩個小禮物的小男生,對我點頭道謝。
總結
隔離法容易被誤會是「牙醫師兇小孩」,所以,事先溝通超級重要。除了溝通、評估兒童理解力,還要考量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。對隔離法有疑慮的家長,若兒童無法配合,建議考慮舒眠或全身麻醉,還是能完成複雜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