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兒童看牙禁忌:為什麼不該隨便跟小孩「說實話」

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, MS )




「我不要我不要~我要回家。」第一次看診,整個過程都很配合的小楷,第二次回診的時候,一進到診療區就大哭,如何安撫都沒有用。


我好奇的詢問家長,怎麼有如此大的轉變。小楷的媽媽皺著眉頭想了想,搖搖頭。


第二次回診,預計要幫小楷拔掉一顆的發炎的乳牙。小楷已經滿四歲,上次來檢查、拍X光也很合作,還得到一張巧虎的獎勵貼紙,沒想到今天會怕成這樣。


「有跟小楷說今天要做什麼嗎?」


「我只是跟他解釋,今天醫師會幫他打麻醉針,。像打預防針,會痛一下下,不要亂動。」小楷的媽媽不解的說著。


原來如此,又是個好心幫忙,卻幫倒忙的家長。


帶兒童看牙醫,尤其是做侵入性的治療時(打針、拔牙等),不要隨便跟小孩「說實話」。多數的兒童牙科醫師會以「牙齒要睡覺」、「幫牙齒搬家」來取代「打針」、「拔牙」這些較尖銳的字眼。


太過鉅細靡遺描述細節,兒童反而會起疑心,覺得有「大事」要發生了。就像故事裡的小楷,沒有在牙科打過麻醉針,卻因為家長的「預告」,而心生恐懼、抗拒治療。


為什麼兒童會有這樣的反應呢?家長該如何「說」才不會幫倒忙?



看鬼片,鬼沒出現也驚嚇連連


放映一部電影,事先告知觀眾是驚悚鬼片。鬼還沒露臉前,劇情的鋪陳也會讓人坐立不安、心跳加速、冒冷汗。兒童看牙科的狀況也是如此。


告知太多細節(例:像打預防針,會痛一下),兒童會誇大想像。尤其是學齡前兒童,會混淆現實與想像,實際治療(例如:打針)還沒開始前,就莫名的害怕不安。



隱藏關鍵字


不說實話,不等於要說謊。正確的作法是隱藏「關鍵字」。這些關鍵字包括「針」、「痛」。不要刻意跟兒童強調「不會痛」、「沒有要打針」、「眼睛不要看」、「不要亂動」。熱門電影裡常有的一幕,被外星人或恐龍追趕的時候,有人喊到「不要往後看」,然後男女主角都回過頭去。反向句,會帶來反效果。



賦予孩子掌控權


孩童需要的是安全感。賦予兒童掌控權,才能營造安全感。兒童牙科醫師很常運用的一招是「舉手法」。事先跟兒童約定:「有不舒服可以舉手,醫師會小力一點」「只要你手舉起來,醫師就會暫停」。舉手這個簡單的動作,讓兒童參與治療過程且有掌控權,才能緩解孩子的不安感。


「隱藏關鍵字」、「賦予掌控權」,做對這兩件事,才能成為牙醫師的神隊友。快快樂樂出門看牙醫,順順利利完成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