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沈明萱醫師 ( Ming-Hsuan Sheen, DDS, MS )
一大早,六歲的小女生約診要拔牙齒。因為是第一次拔牙,小女生一坐下來就開口問「醫師阿姨,等一下要怎麼拔?會打針嗎?」
我花了幾分鐘的時間,跟小妹妹講解流程:「等一下阿姨會放個藥水,讓牙齒睡覺。等牙齒睡著了,再幫它搬家。」
妹妹聽完後,似懂非懂地點點頭。
正當我右手握緊麻醉針筒,準備要戳下去時,默默站在一旁的媽媽,突然開口說「妹妹,眼睛閉起來,不要看。」
聽到這句話,我內心一驚,暗自喊了一聲糟糕,怕乖乖躺在面前的妹妹因此失控。
幸好,妹妹轉頭看了媽媽一眼,又淡定地躺好,心平氣和地接受打麻藥。麻醉針打完後,我鬆了一口氣,全身緊繃的肌肉放鬆,用力碰碰跳的心臟慢慢恢復正常。
等五分鐘後,麻藥發揮藥效,邊跟妹妹聊天轉移注意力,順利地拔掉牙齒,結束這一回合。
---
「閉眼睛,不要看」這句話,在兒童牙科,為什麼不要隨意說出口?
大家想想看,生活上,什麼時候大人會叫小孩閉眼睛、不要看?
路上有人舉辦喪事,會忌諱,不要看,甚至繞路。
電視上有暴力、血腥、意外事件畫面,趕快轉台、不要看。
簡單說,遇到「不好」的事物,才會叫小孩不要看。
當大人強調不要看,小孩會有哪些反應?
有些小孩可能乖乖閉上眼睛,有些反而張大眼睛吵著要看。
「不要看」其實會暗示孩子,有「不好」的事情要發生了。
孩子被暗示後,身體會自動啟動應變系統,心跳會加速、血壓上身,開始焦慮或恐懼。
這時候,輕輕碰一下,小孩可能都會喊痛,要做治療可就困難了。
小朋友打麻醉針,尤其是學齡前的兒童,到底該怎麼做呢?
一、家長怎麼做?
保持平常心。家長的語氣或表情,如果透漏著焦慮或害怕,小孩也會跟著緊張。
「閉眼睛」、「不要看」、「像蚊子叮一下」這類的句子都不適合講。更不要跟小朋友承諾「不會痛」、「很快」。會不會痛、快或慢,都是很主觀的感受,旁人很難掛保證做得到。如果講了卻做不到,反而會失去信任關係。
二、醫師會怎麼做?
有經驗的醫師,注射針筒會藏在兒童視線以外,不讓兒童看到。避免視覺的刺激(看到針),引發焦慮。這樣的方式,比起「閉眼睛」,較不會讓小朋友起疑心。
打麻醉針是牙科治療很重要,而孩童的情緒,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。打針前,能跟醫師閒聊、表情淡定的孩子,較能順利完成治療。另外,建議第一次看診不做需要打麻針的治療,先讓兒童熟悉醫師和環境。
家長陪伴兒童看牙,不管是做什麼療程,請記得三個重點:保持平常心、不過度承諾、避免不必要的暗示,才能成為牙醫師的神隊友,陪伴兒童順利完成治療。